0769-82801009

519929611@qq.com

抽水蓄能开发建设进入新时期?政策引导实现跃升式发展

2023-05-11 09:16:44 小黄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要求的提出,抽水蓄能也逐渐迎来快速发展期。自2021年9月《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以来,我国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在业内看来,抽水蓄能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技术成熟、绿色低碳的灵活调节电源,发展抽水蓄能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消纳利用意义重大。

据了解,我国抽水蓄能经过多年探索和建设实践,电站设计、建设、运行、设备制造技术日益成熟,产业定位更加清晰,产业规划、政策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张野指出,中国抽水蓄能产业正迈向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目前抽水蓄能已建在建总规模超过了1.6亿千瓦。未来抽水蓄能还将进一步通过构建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坚强服务于中国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构建清洁电力系统和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助力。

潇洒培训欢迎你(潇洒学校)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如火如荼

当前,抽水蓄能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国对抽水蓄能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2021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并指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随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提出,抽水蓄能价格长效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发展驶入“快车道”。

“抽水蓄能作为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生命周期最长的绿色低碳灵活调节电源,且与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联合运行效果最好,仍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力发展高效调节电源和储能设施的最优选择。”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如是说。

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12.13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25.6亿千瓦的47.3%,其中常规水电3.68亿千瓦、抽水蓄能0.45亿千瓦、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1亿千瓦,均居世界首位。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成投产抽水蓄能电站26座、装机2956万千瓦,在建电站36座、装机4833万千瓦。‘十三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共引入40家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合作,完成抽水蓄能建设投资119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2400亿元,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8万个。”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基建部主任张宁介绍说,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机组年利用小时均保持在2500小时左右的高强度运行水平,有力保障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

潇洒培训欢迎你(潇洒学校)

代替煤电发挥灵活调节作用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近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持续扩大,保持年均13%的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底,水电(含抽水蓄能)、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4.14亿千瓦、3.65亿千瓦、3.93亿千瓦和0.41亿千瓦,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占全球1/3以上,实现高比例提升。

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军,不过,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特征,需要提升电力支撑和保障能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是能源转型的必然,但如何解决发电间歇性,是风电和光伏发电面临的难题,而抽水蓄能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国际抽水蓄能论坛主席马尔科姆·特恩布尔表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基建部主任张宁也强调,未来电网发展格局和功能形态将发生深刻变革,迫切需要大力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抽水蓄能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发电,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向海平认为,水电技术成熟、经济性好、可大规模开发,既能代替煤电提供稳定绿色的电力供应,又能发挥灵活调节和储能作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带动更大规模新能源开发利用。“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新形势下,抽水蓄能的作用和需求将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

开发建设显现新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提出,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抽水蓄能需要承担起新使命。与常规水电站不同,抽水蓄能电站既是电源又是负荷,综合转换效率达75%,具有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服务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大容量储能“仓库”。“新定位下,抽水蓄能开发思路也将发生变化。”

潇洒培训欢迎你(潇洒学校)

向海平指出,系统需求是抽水蓄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各地积极参与抽水蓄能规划和开发建设的同时,对新增项目资源点,要会同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持续加强当前及中远期需求论证研究,统筹拟建、在建和已纳规项目,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后续工作。同时,积极推动水电功能定位由“电量供应为主转为电量供应与灵活调节并重”,并加快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利用,实现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和电能供应稳定性。

“还要统筹好系统整体经济性,既要考虑抽水蓄能全寿命运营成本,也要考虑既定服务区域内可开发的各类调节资源的最佳经济组合,提出在满足系统调节需求、经济最优条件下的抽水蓄能需求方案,更好体现抽水蓄能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发展策划部主任余贤华进一步说,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对资源依赖性较强,站址资源技术研判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条件。另外,要做好电站开发枢纽格局和施工布置等重大技术方案的比选和优化,保证项目开发质量和项目技术管理水平。


  • 联系人:石老师/丘老师
  • 电话:15818402896 / 15019229965
  • 邮箱:qiufukang2007@163.com
  • 主办单位:东莞市横沥潇洒职业培训学校
  • 技术支持:广东智造人才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 招生热线:0769-82801009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在线地图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