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吗?我国农机该如何突破“内卷”现状?
如今,农机产业中低端扎推、高端不足就是“内卷化”。
近几年,“内卷”成为了常见的网络流行词,从字面上看,其含义并不难理解,就像是包菜,始终在卷自己,长时间简单自我重复,到一定程度,外延扩大就停止了。内卷化,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向内演化”。
“外卷”与“内卷”是一对反义词,外卷,指通过向外拓展新的资源的方式进行竞争。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内卷”,好比大家争先恐后抢眼前的一份蛋糕;“外卷”,则是找到一块新蛋糕或者做一份新蛋糕。
我国农机的内卷现状
我国农机行业“内卷”现象就格外突出,尤其是传统品类、传统市场、传统商业模式等同质化严重,诸如拖拉机、粮食作物收获机、播种机等传统农机产品制造领域,中低端扎堆,技术严重同质化,创新不足;再如,农机流通领域,“坐商”经营模式严重、营销手段雷同、盈利方式单一等等。
众所周知,自2015年开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用户需求升级等因素影响下,国内农机行业发展趋向调头、市场运行节奏回落、产业格局转移,行业发展由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市场趋缓运行。
不可否认,我国农机产业规模体量稳居全球头部位置,但是,竞争优势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同质化明显且高端领域竞争力不足,特别是在传统大众农机产业领域,“内卷”严重,数量超过几千家的能级企业争夺中低端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行业创新不力更是逐渐显现,产业短板、软肋以及国产化盲区等环节拉大了与全球一流水平差距,这种创新落后,不仅体现在高端大型化产品制造上,而且体现在对核心技术工艺、核心部件制造、智能科技等领域的资源掌控上。
“内卷”转向“外卷”三大方法
直面愈加进入存量竞争的农机市场,如何赢?那就是由“内卷”转向“外卷”!怎么做?笔者以为有三点大有可为,那就是提高效率、优化模式、颠覆创新。
第一点:提高效率。农机企业一方面要提高经营反应速度,结合产业变化进行灵活调整,跟进产业发展步伐,同时要在产品改进、用户服务及时性和用户需求满足上下功夫。增量年代,大家都顾着捡金子就可以,各赚各的,存量时代,大家都是在有限的市场里争抢有限资源,你死我活,这样就会出现两个极端,首先,最普遍会想到的就是通过价格战,或者关系,或者其他手段去竞争;其次,洞察和分析用户需求,提高效率,提高服务,寻找新市场。最终的结果是,你的东西做得比别人好,还可能卖得比别人便宜,才能有新的增长,值得所有农机企业经营者思考。
第二点:优化模式。举个案例,曾经的台湾首富王永庆,最早是靠卖大米为生的。每次送米,王永庆都会把米扛到楼上,然后把陈米倒出来,细心擦洗米缸,再把新米倒进去,把陈米放上面。不仅如此。他还会有心地在小本子上记下来,米缸大小、几口人、每天用米量多少、预计多久送一次、每次送多少,他还会了解客户发工资的日子,等客户米快吃完时,王永庆就扛着大米开送了,然后在顾客发工资后的一两天,再去讨米钱。所以,农机企业经营者要始终盯着用户,想想能为他们多做点什么,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以提供更周到服务为出发点,进而优化你的经营模式,打造不一样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点:颠覆创新。这个词不抽象,也不模糊,其核心就是要不断迭进,不断创新,先人一步,领先一招。农机企业要聚焦传统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可靠性升级,持续拓展产品功能,新兴小众农机产业,要擅于洞察空白供给,全面了解产业需求特征,做好原创产品挖掘、升级,满足不同的需求。创新,可以是小步快跑,局部创新;也可以是突破陈规,颠覆创新;也可以是打破壁垒,跟进创新……但是,无论何种创新,是必不可少,而且是最具价值的。
后工业时代,竞争环境变了,有些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好好思考。赢得农机市场竞争,必须突破“内卷”,向“外卷”!
突破农机内卷还有一重要途径,就是转型升级。
农机的数字化转型
发展现状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农业,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一批新的数字化装备开始显露头角,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类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大会以及学术论坛,都把农机装备智能化作为一个重点领域,以此来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技术路径和重点发展方向,推动智能制造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
农机装备智能化是智能制造十大领域之一,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机装备智能化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各个作业环节的效率和质量,物联网和数据平台可以及时提醒用户进行保养维护、调度管理,进一步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进而增加收益。
农业机械行业数字化能够使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包括驾驶操作的无人化、生产作业过程的数据化、信息化,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农业生产前,对于种什么、种多少、价格如何等问题,依据以往的大数据可以精准地预测出来。农业生产中,除了做到标准化生产,还应该尽可能实现实时精准地有效管理。有了以数据为基础的设施设备,就可以实时精准地使用投入品,使其更有成效。农业生产后,能够实现了更快更高效的销售,解决了农民卖不出去等难题。总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了对农业产前规划、产中作业、产后销售等全方位优化管理,对于以传统小农户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和提升。
农机企业的数字化增长路径
实际上,数字化在很早之前就从各方面渗透进入了农业领域。我国农机装备量大,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智能化改造,将机器人的自动控制和远程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农机装备,把农机变成智能联网机器人,能很好地保证作业效率和生产的标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装备制造行业企业想要实现增长,建立一个智能化数据平台是推动数字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载体。实施农业科技大数据研发工程,能够加快布局客户大数据的收集、分析等相关技术,建立信息溯源、录入、登记、报送、整合、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搭建大数据平台,将农机生产体系、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融合,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为农机生产经营管理者提供全维度高精度数据,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有了一个数据平台以后,企业的销售进程、生产效率、售后客户服务效率和质量将大大提升,从而实现高质量增长。